小孩子耳朵疼可能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耵聹栓塞、外傷、耳部濕疹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局部清潔、抗生素滴耳液、耵聹軟化劑、止痛藥物、抗過敏治療等方式緩解。

1、外耳道炎:
游泳或洗澡后耳道進水易引發細菌感染,表現為耳道紅腫、觸碰疼痛。避免掏耳刺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疼痛明顯時可短期口服布洛芬。
2、中耳炎:
感冒后鼻咽部細菌經咽鼓管逆行感染,多伴隨發熱、聽力下降。可能與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感染有關,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治療,鼓膜充血膨隆時需考慮鼓膜切開引流。

3、耵聹栓塞:
耳屎堆積硬化壓迫耳道,常見于油性耵聹體質兒童。先用碳酸氫鈉溶液軟化3天,再由醫生用耳內鏡配合吸引器清理,禁止自行用挖耳勺強行取出。
4、外傷因素:
掏耳工具劃傷或外力撞擊導致耳道皮膚破損。檢查有無出血或鼓膜穿孔,保持耳道干燥,淺表傷口可涂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
5、耳部濕疹:
過敏體質兒童耳廓或耳周皮膚出現紅斑、滲液,瘙癢抓撓后引發疼痛。避免接觸毛絨玩具等過敏原,局部涂抹氫化可的松乳膏,嚴重時口服氯雷他定糖漿。

急性耳痛超過24小時或伴隨高熱需及時耳鼻喉科就診。日常注意避免臥位喂奶,感冒時教會孩子正確擤鼻方法,定期檢查耳道衛生,游泳時佩戴專用耳塞,過敏兒童減少牛奶、雞蛋等易致敏食物攝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