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的鑒別診斷需與足癬、銀屑病甲、扁平苔蘚甲損害、甲營養不良及外傷性甲改變等疾病區分。
1、足癬:
足癬常伴隨趾間糜爛或水皰,真菌鏡檢陽性率較高。甲板病變多從游離緣開始,呈黃白色渾濁,但較少出現甲板增厚或分層。需結合皮膚病變特征與灰指甲區分,必要時進行真菌培養明確菌種。

2、銀屑病甲:
甲板出現頂針樣凹陷或油滴樣改變,甲下角質堆積呈黃褐色。患者通常伴有頭皮、肘膝部位的銀屑病皮損,無真菌感染證據。甲周可見特征性紅斑鱗屑,病變多累及多個指甲且對稱分布。
3、扁平苔蘚:
甲板變薄出現縱嵴或裂隙,嚴重時甲母質破壞導致永久性甲缺失。甲周皮膚可見紫紅色扁平丘疹,口腔黏膜常同時受累。組織病理檢查可見典型苔蘚樣淋巴細胞浸潤帶。

4、甲營養不良:
甲板變薄易碎,表面出現橫溝或縱嵴,多由慢性疾病或營養缺乏導致。常見于缺鐵性貧血患者,甲床蒼白且反甲現象明顯。無真菌感染證據,改善基礎疾病后甲病變可逆轉。
5、外傷性甲改變:
甲板出現白斑、裂片狀出血或甲分離,有明確外傷史。病變局限于受傷指甲,周圍甲板結構正常。長期機械刺激可導致甲板增厚變形,需結合職業史與灰指甲鑒別。

日常需保持足部干燥透氣,避免共用修甲工具。建議選擇吸濕排汗的棉質襪子,每日用白醋泡腳輔助抑菌。運動時穿著專業防護鞋具,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E及鋅元素促進甲板修復。真菌頑固感染者需在皮膚科醫師指導下規范用藥,定期復查肝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