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盂腎炎是腎臟及腎盂的細菌感染性疾病,通常由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病原體經尿路上行感染引起,表現為發熱、腰痛、尿頻尿急等癥狀,可通過抗生素治療、補液支持等方式干預。

1、感染途徑:
病原體多通過尿道逆行至膀胱和腎臟,女性因尿道較短更易發生。性生活后未及時排尿、尿路梗阻或膀胱輸尿管反流等因素可促進細菌定植。保持會陰清潔、避免憋尿等習慣可降低風險。
2、典型癥狀:
突發39℃以上高熱伴寒戰,單側或雙側腰部持續性鈍痛,排尿時有灼燒感或肉眼血尿。部分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需與闌尾炎、盆腔炎等急腹癥鑒別。

3、診斷依據:
尿常規顯示白細胞酯酶陽性和亞硝酸鹽陽性,尿培養菌落計數≥10? CFU/ml可確診。血液檢查可見中性粒細胞升高,CT可見腎盂擴張或腎臟周圍滲出性改變。
4、藥物治療:
輕癥可口服左氧氟沙星、頭孢呋辛或磷霉素治療14天。重癥需靜脈輸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等廣譜抗生素,發熱消退后改為口服藥物完成療程。
5、并發癥預防:
感染擴散可能導致腎周膿腫或敗血癥,糖尿病患者及孕婦屬高危人群。治療期間每日飲水量需達2000ml以上,定期復查尿培養直至菌尿轉陰。

急性期需臥床休息,選擇低鹽高維生素飲食如冬瓜湯、芹菜粥等促進代謝。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避免游泳等可能造成尿道感染的活動。出現持續高熱或意識模糊應立即急診處理,妊娠期患者需在產科監護下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