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唇炎主要表現為唇部紅腫、干燥脫屑、瘙癢或灼熱感,嚴重時可出現水皰、糜爛或滲出。過敏性唇炎通常由接觸過敏原、食物刺激、藥物反應、紫外線照射或免疫異常等因素引起,需避免接觸誘因并遵醫囑治療。

1、紅腫脫屑
過敏性唇炎早期常見唇部黏膜充血腫脹,表面出現細小鱗屑,伴隨緊繃感。可能與接觸口紅、牙膏等含香料或防腐劑的產品有關。建議停用可疑致敏物,使用無刺激潤唇膏保濕,必要時遵醫囑外用氫化可的松軟膏緩解炎癥。
2、瘙癢灼痛
患者常主訴唇周刺癢或燒灼樣疼痛,搔抓可能加重皮損。此類癥狀多因食用芒果、堅果等致敏食物,或服用磺胺類等藥物誘發。可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緩解癥狀,局部冷敷有助于減輕不適感。
3、水皰糜爛
病情進展時唇部可出現簇集性小水皰,破潰后形成糜爛面,可能繼發細菌感染。常見于對鎳金屬或染發劑過敏者。需保持創面清潔,避免撕扯皮屑,醫生可能建議使用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配合他克蘆丁軟膏促進修復。

4、慢性皸裂
長期反復發作可導致唇部皮膚增厚、皸裂,冬季加重。多與慢性接觸過敏或特應性體質相關。需長期使用含神經酰胺的修護霜,嚴重時需皮膚科進行斑貼試驗明確過敏原,必要時采用他克莫司軟膏等免疫調節治療。
5、全身反應
少數患者可能合并面部水腫、蕁麻疹等全身過敏表現,提示速發型超敏反應。此類情況需立即停用致敏物質,急診注射腎上腺素,并系統使用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控制過敏反應。

過敏性唇炎患者應建立飲食日記記錄可疑致敏食物,避免舔唇、撕皮等不良習慣。日常選擇無香料成分的護唇產品,外出時做好物理防曬。急性期飲食以溫涼流質為主,避免辛辣刺激。若反復發作超過兩周或伴隨全身癥狀,需進行過敏原檢測及免疫學評估。保持充足睡眠與情緒穩定有助于減少復發,合并特應性皮炎等基礎疾病者需同步治療原發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