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陰唇粘連通常可通過手法分離、藥物治療或手術松解等方式處理。小陰唇粘連可能與雌激素水平低、局部炎癥刺激、先天發育異常、外傷愈合不良、衛生習慣不良等因素有關。

1、手法分離
適用于輕度粘連且無炎癥者,由醫生在門診使用棉簽或探針輕柔分離。操作前需局部涂抹雌激素軟膏軟化粘連組織,分離后每日用溫水清洗并涂抹凡士林預防再次粘連。家長需注意觀察孩子排尿是否順暢,若出現疼痛或出血應及時復診。
2、藥物治療
局部應用雌激素軟膏可促進黏膜增生,常用藥物包括雌三醇乳膏、苯甲酸雌二醇軟膏等,連續使用不宜超過兩周。合并感染時需配合抗生素軟膏如莫匹羅星軟膏。用藥期間家長需幫助孩子保持會陰干燥,避免抓撓。
3、手術松解
對致密粘連或反復發作者可采用小陰唇分離術,在局部麻醉下用精細剪刀剪開粘連,術后用可吸收線縫合創緣。常見術式包括鈍性分離術、Z成形術等,需預防術后瘢痕形成。術后需每日用碘伏消毒,穿寬松棉質內褲。
4、炎癥控制
繼發于外陰炎的粘連需先治療原發病,可用高錳酸鉀坐浴或紅霉素軟膏抗感染。反復發作的幼兒需排查蟯蟲感染,必要時口服阿苯達唑。家長應指導孩子從前向后擦拭肛門,避免腸道細菌污染會陰。
5、日常護理
每日用溫水清洗會陰后完全擦干,避免使用肥皂刺激。穿純棉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夜間可裸睡保持干燥。青春期前女童不建議使用護墊,排尿后可用紗布蘸干尿道口。定期檢查外陰發育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就醫。
小陰唇粘連的預防重于治療,嬰幼兒期應避免長時間穿戴紙尿褲,排便后及時清潔。母乳喂養可提供被動雌激素保護,輔食添加后需保證維生素A和鋅的攝入。若粘連影響排尿或反復感染,建議盡早就診婦科或小兒外科,避免強行分離導致創傷。治療后需隨訪至青春期,觀察外陰發育是否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