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是一組以毛細血管炎為特征的慢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下肢對稱性紫紅色斑點或斑片,伴有色素沉著。該病主要包括進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毛細血管擴張性環狀紫癜和色素性紫癜性苔蘚樣皮炎三種類型。

1、病因機制
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紅細胞外滲及含鐵血黃素沉積有關。常見誘因包括長期站立、靜脈高壓、局部外傷、藥物過敏等。部分患者存在遺傳易感性,與免疫復合物沉積或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相關。
2、典型表現
進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多發生于小腿,初期為針尖大小紅色瘀點,逐漸融合成片并轉為棕黃色。毛細血管擴張性環狀紫癜特征為環形或靶形紅斑,中央伴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性紫癜性苔蘚樣皮炎則表現為苔蘚樣丘疹伴明顯瘙癢,皮損可蔓延至大腿及軀干。
3、診斷方法
診斷主要依靠典型臨床表現,必要時行皮膚活檢。組織病理學可見真皮乳頭層毛細血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血管壁纖維素樣變性,表皮內可見含鐵血黃素沉積。需與過敏性紫癜、淤積性皮炎、藥物性皮炎等疾病進行鑒別。

4、治療措施
輕癥患者可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配合維生素C改善血管通透性。瘙癢明顯者可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頑固病例可嘗試窄譜UVB光療或脈沖染料激光治療。所有患者均應避免長時間站立,穿戴醫用彈力襪減輕下肢靜脈壓力。
5、預后管理
本病呈慢性經過,多數預后良好但易復發。日常需保持皮膚清潔濕潤,避免搔抓。飲食應補充富含維生素K的綠葉蔬菜,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建議每3-6個月復診評估病情變化,合并靜脈功能不全者需同時治療原發病。

色素性紫癜性皮膚病患者應注意控制體重,避免久站久坐,睡眠時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回流。可選擇游泳、騎自行車等非負重運動改善循環。洗澡水溫不宜過高,清潔時避免用力搓擦患處。若出現皮損面積擴大、潰瘍形成或伴隨關節腫痛等癥狀,應及時到皮膚科就診排除其他血管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