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壓迫頭暈的藥物治療需針對神經根型頸椎病或椎動脈型頸椎病,常用藥物包括改善微循環的甲磺酸倍他司汀、營養神經的甲鈷胺以及非甾體抗炎藥塞來昔布。

甲磺酸倍他司汀能選擇性擴張椎基底動脈系統,緩解椎動脈供血不足引發的眩暈,用藥期間需監測血壓變化。甲鈷胺作為維生素B12活性成分,可促進神經髓鞘修復,改善受壓神經功能,通常需連續使用4周以上。塞來昔布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神經根水腫,但存在消化道出血風險,胃潰瘍患者慎用。

部分患者可能需聯用鹽酸氟桂利嗪等鈣通道阻滯劑,該藥能抑制血管痙攣,但可能引發嗜睡等副作用。中成藥如頸復康顆粒也有輔助作用,其活血通絡成分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藥物治療需配合頸椎牽引、理療等物理干預。若出現行走不穩或大小便功能障礙,提示脊髓受壓,需立即脊柱外科就診評估手術指征。日常應避免長時間低頭,使用頸椎枕維持生理曲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