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癲癇藥物療法的首要原則是根據患者特殊的癲癇發作類型或癲癇綜合征選擇藥物。藥物對不同的癲癇類型有不同的效果。有些藥物只是對部分性發作有效,其他的一些則對部分性發作和全身性發作都有效。

1.部分性發作
研究證明,丙戊酸鈉、卡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和去氧苯比妥能有效控制部分性發作。有些新藥對部分性發作也有效,如非班酯、加巴噴丁、拉莫三嗪、托吡酯、硫加賓、奧卡西平、左乙拉西坦和唑尼沙胺。
2.全身性發作
已證明對全身性發作有效的藥物相對較少。那些對部分性發作和全身性發作均有效的藥物稱為廣譜抗驚厥藥。具有廣譜藥效的抗癲癇藥物有:丙戊酸鈉、拉莫三嗪、唑尼沙胺和非班酯。
3.癲癇綜合征
辨別特異的癲癇綜合征對選擇藥物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嬰兒痙攣是一種年齡依賴性的癲癇綜合征,主要影響出生一年內的嬰兒,使用丙戊酸鈉、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是最佳的治療方法。倫-格綜合征是一種兒童期的年齡依賴性癲癇,最好使用丙戊酸鈉、苯二氮卓類、拉莫三嗪或非班酯治療。兒童失神性癲癇最好使用丙戊酸鈉或乙琥胺治療。青年型肌陣攣性癲癇使用丙戊酸鈉通常可取得很好的療效。
有些藥物可能加重某些癲癇類型的癥狀。已知對失神性癲癇的患者使用卡馬西平會明顯加重失神性癲癇的癥狀。對全身性發作患者使用硫加賓與非驚厥性癲癇持續狀態有關。
由于丙戊酸鈉對各種類型的癲癇都有效,當癲癇的類型不能確定時,丙戊酸鈉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選擇。



